扬子晚报网3月26日讯(记者 石小磊)3月26日,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“沧渊号”,在中交天和常熟制造中心成功下线,将肩负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——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施工重任。
记者从中交隧道局获悉,“沧渊号”盾构机的命名源于“龙起于渊”典故,大海古称沧渊,寓意着盾构机犹如蛟龙入江,以其强大水下施工力量通江达海,所向披靡。其整机最大开挖直径达到16.66米,是目前国内在建最大开挖直径盾构机,整机总长超过170米,主机重量超过5650吨。
为有效应对长大隧道盾构施工中的风险与挑战, “沧渊号”量身定制了五大核心技术。在刀盘刀具方面,配置了3层刀具布置的常压软土刀盘,有效降低长距离掘进刀具磨损及更换的风险;在主驱动等核心部件方面,搭载智能监测系统,可有效精准的感知各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;智能掘进系统可实现实现掘进施工全流程自主控制,提高施工安全及质量;创新研发“前混式”双液注浆系统,能够实现毫米级精准地层沉降控制;打造智能维保系统和管片连接构件智能化自动拼装系统,为盾构机的高效、稳定掘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海太长江隧道北接南通海门区,南连苏州太仓市,隧道主线为双向六车道,采用高速公路设计标准,设计时速达100km/h。隧道全长约11.185公里,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,被誉为“万里长江第一隧”。
剪辑 赵晨
素材 中交隧道局